每年组织教师健康检查,结果发现35%的老师患有咽炎。教师主要是用声音传播知识的。声音是肺部产生的气流冲击喉部声带而发出的。由于教师在日常教学工作中每天都需要讲课,用嗓时间过长、频率过高,或用嗓发音强度过大,均会使咽喉部组织疲劳损伤;再加上经常会在讲课时吸入粉笔浮尘,使嗓子受到刺激,从而加重咽喉炎症。早期嘶哑时轻时重,休息后可恢复正常声音;在炎症的情况下若继续过度发音,并由此导致咽喉疼痛、沙哑、严重时嘶哑呈持续性,甚至失音。
然而,许多教师当出现嗓子沙哑时往往会选择回家后避免说话以缓解症状,即使出现咽喉痛,也都不会主动去医院就诊,通常都是靠含几颗润喉片对付过去。其实,这是很不科学的。
预防咽喉炎三大锦囊妙计:
妙计一:
首先要讲究科学用嗓,讲课时嗓音适度,气沉丹田,改胸式呼吸为腹式呼吸。讲课中注意声量,掌握正确的发声方法,调动体内的气息,以达到最佳的共鸣效果,使嗓音洪亮有力,切勿太大声或急切的说话。
应讲究科学用嗓,讲课时嗓音适度,气沉丹田,最重要的就是修正讲话的方式,改胸式呼吸为腹式呼吸。此外,平时可做一些保养的措施:讲课中注意声量,掌握正确的发声方法,调动体内的气息,以达到最佳的共鸣效果,使嗓音洪亮有力,切勿太大声或急切的说话;课间休息时,定时喝温水,含点喉片,如西瓜霜等以滋润喉咙。
妙计二:
养成良好生活习惯。经常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流通,是防治慢性咽炎的有效措施;注意口腔卫生,早晨、饭后及睡觉前漱口、刷牙,对防治口鼻疾病,消除炎性病灶,也不容忽视;饮食上,宜吃清淡、具有酸、甘滋阴的一些食物,如水果、新鲜蔬菜、青果等,并避免酗酒、抽烟等不良生活习惯;同时加强身体锻炼,增强体质,预防呼吸道感染。
妙计三:
早期发现和早期治疗很是关键。临床表明,慢性咽炎、喉炎的病程越长其治愈率越小,病程在二年以内患者的治愈率往往比五年以上的高出2倍以上,且病程愈长也使其引发的其它疾病的概率同时加大。若发现咽喉肿痛厉害,呼吸困难,吞咽不利,脓性白点不能擦去等症,不宜自疗,应送医院诊断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