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一种行之有效的教育教学管理方法
——图示法直观调控学校管理工作初探
深圳市福田区梅山中学 王云虎
近年来,福田区的中高考成绩逐年稳步提升,与区教育局的正确领导和各校真抓实干是分不开的。早在1998年区教育局就出台了《面向全体学生 抓三年 三年抓》,在2002年的中考总结会上,教研室陈祥俊主任又代表区教育局强调“必须实施一套基本管理模式:全程动态调控初中三年的教育与教学”。笔者以为“三年抓”易做,“抓三年”尤其是理性的“抓三年”就较难了。君不见,每次区里统一考完试,各校都在忙着算平均分、优秀率、及格率、进、退步幅度┅┅进步了(哪怕是0.01分)则喜气洋洋,反之,则垂头丧气。分分计较按理说是好事,至少说明大家都有了质量意识,但是,这样做是否科学、是否明智却值得商榷。说它是否科学,是指以上量化分析是否建立在教育统计学的基础上进行了诸如齐次马尔可夫链分析和差异的显著性检验(“小概率事件实际不可能原理”);说它是否明智,是指分分计较的结果往往会适得其反,搞得教师诚惶诚恐,人人自危,相互提防,影响团队精神的树立。
考试结束后,面对学生的原始分数,需要按照适当的法则使之条理化,以便准确了解和掌握一次考试分数分布的完整的情况,进而分析学生水平、教学效果及试卷质量。考试数据的整理是多方面、多层次的。一般来说,无外乎从两个方面进行:数字和图表。数字描述的好处是概括、精确,便于进一步做深入分析与比较;图表描述的好处是形象、直观,使人一目了然,便于理解,影响深刻,容易记忆。
用数据描述一组数据的全貌需要两个统计量:一是集中量数,一是差异量数。集中量数是用以描述一组数据的集中趋势的统计量,一般用平均数(或中数、众数)表示,它是一组数据的“代表值”;差异量数是用以描述一组数据散布状况或离散程度的量数,一般用标准差(或方差)表示,差异量数的大小反映了一组数据分布范围的大小及变动情况。只有利用这两个统计量才能较全面地描述出一组数据的全貌。然而,实际分析时,差异量数(标准差)的分析往往被忽视了。数据分析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问题是面对区教育局SSMS考试数据库中的大量数据,如何使用却大有讲究。面对详尽的量化数据,做为某一次独立分析可以尽善尽美,但要对历次考试做对比分析就会让人眼花缭乱,很容易陷进“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境地。这其实是一种只重结果,不重过程的分析方法。充其量只做到了“三年抓”。私下里,甚至还流传着一种怀疑一切的看法:即区教研室组织的全区统一教学质量检测,是各校自行阅的卷,其信度和效度都大打折扣。虽然区教研室一再反复强调全区统一教学质量检测的信度和效度“具有极大的参考价值”但至今也没有拿出具有说服力的左证。下面介绍一种利用图示法直观、全程、动态调控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方法。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