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梅山中学>教师团队>教学论文教学论文

初中数学学习行为的优化策略

2017-09-07  

  ——关于梅山中学初一新生数学学习行为调查问卷的解读报告

                       梅山中学教科室    叶 林

  当孩子从小学进入初中,有经验的老师首先从培养孩子的学习习惯入手。他们常常说的一句话就是:只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成绩上去是迟早的事。

  教了20多年的数学,常有身边的一些朋友替孩子问我“如何学好数学”,我也一直想有机会跟孩子们聊一聊“如何学好数学”。

  前段时间,听一位班主任聊班上一个孩子的学习情况:某某最近情绪低落,可能是他的成绩下降,受到家长的批评。于是班主任找这个孩子谈话。这位班主任很有经验、谈话很有耐心和技巧。她调出孩子的作业和近段时间的考试试卷,询问孩子日常的学习安排,指出了孩子存在的问题,同时用身边优秀学生的学法对这个孩子进行指导。一场看似很普通的师生谈话,居然让孩子感动的哭了。孩子说,父亲对自己要求很严,很关心他的成绩(其实,就是关心最后的结果),如果考得不好就不高兴,弄得他压力很大,但自己又不知道问题出在哪,下一步该怎么办。美国总统罗斯福曾说过,最大的恐惧就是恐惧本身——面对危机不知道采取什么对策,不知道危机何时结束;我以为,最大的学习问题就是学习行为本身——不知道问题出在哪,不知道下一步怎么做!

  初中三年一循环,今年我又开始教初一了。仔细回想我之前的教学,加上近来对孩子们的观察和与不同学科老师的交流,我把自己对孩子们的要求和期望设计成若干问题,以问卷调查的方式显现出来,用数据说话,从单一的经验表达过渡到科学的表达。我也希望,当您阅读这篇《报告》时,能摒弃绝对、百分百这样的想法,以科学的态度去阅读那些数据所传达出的信息。

  《问卷》共24题,22道客观题,2道主观题。这些问题涵盖了孩子们学习的各个环节(关于预习、关于课堂、关于作业和考试、关于自我规划和管理)。

  我选择了两个对照组进行问卷调查,期中考试数学成绩年级前60名为优秀组,年级后60名为潜力组,从中各选取了55份有效问卷进行统计。除去12151617和主观题外,其余18AD选项分别按1234分计分。

  我对两组学生在学习行为方面进行了T检验,结果可以从表一中发现这两组的学生的学习行为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说明优秀组的学生的学习行为明显优于潜力组的学生。

  

附件:

调查报告(叶林XG)20140115.doc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