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学校给予我向大家汇报一下教学心得的机会,说得不好的地方请大家批评指正。
“历史与社会”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基础学科,内容丰富,包括古今中外的历史、哲学、地理、文学、艺术、科技、国际关系等。而作为一个非历史专业的老师,所教学科与所学专业不对口,对这一领域的研究不够,历史知识和文化底蕴较浅。如何去驾驭好课堂,开始我真的是举步艰难,曾为没有找到中学历史与社会教学的经验而犯愁,也曾为无法构建和谐的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秩序而烦恼。但我想面对自己无法改变的现实,那就首先改变自己,让自己去适应实际。
一、提升自己,恶补历史知识
教师与学生是互相依赖、共同成长的伙伴。要想让学生有所成长,教师就必须让自己有所成长。要培养学生的历史思辨能力,教师就要有渊博的知识和过硬的教学能力。这就要求我们不断加强学习,提高自身修养。因此我在完成教育任务的同时,多读历史书,努力提高自己的历史知识水平。俗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要给学生一碗水,教师要有一桶水。放暑假前我就到图书馆借很多本历史书,有专门介绍历史发展的原因过程结果的,也有关于历史上的许多有趣故事的,并从网上找了很多历史题目,。由于记性不太好,所以经常是把自己的书当黑板写,密密麻麻,甚至觉得一些有趣的故事也用小纸条贴在书上,一学期下来,我的书要比原来差不多厚一倍。
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激发成就感
怎样让学生由苦学转化为乐学?
在教上一届学生初二历史部分的内容时,我只是按照做好的课件不厌其烦地进行讲解、分析,把历史知识按照条条框框教给学生,违背了学生的认知规律,没有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自主性和主体地位,学生学得枯燥,我教得也很乏味。要让学生摆脱这种被动的学习局面,我想我的教学方式必须改变。为了给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自主活动的空间,在教学中我做了这样的尝试,开展课前3分钟历史故事演讲的活动,构建一个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共同参与的自主教学模式,效果不错。
在教这一届时,我从初一就开始做准备。在初一第二学期期末考试前,我让学生写下他们历社学习的目标分,在写目标分的时候,我告诉他们不能盲目,要根据自己的能力,就像一个人摘桃子,桃子太高了够不着,桃子太矮了摘得没意思,桃子要刚好在你跳起来能摘得到的地方最好。学生写下目标分,既是对自己的一个压力,也是对老师的一个承诺。这既是想让学生在初一最后一次考试中能考好,也是为他们的初二历社学习做好准备。到了上初二课时,开学的第一天就告诉学生,那些写了目标分但没达到的同学在这学期要讲一个历史故事,没有写目标分的同学要讲两次故事。
在讲到某一个历史时期时,布置课后作业,让同学们去找关于这一时期的历史故事,自己在家里记熟,在课堂上用自己的话讲述,同学们积极性都很高,通过阅读课本、同学相互交流、查找课外资料、网上查找等多种途径来了解历史上发生的故事。第二天,课上演讲的过程中,讲的好的同学给予奖励,讲得不太好的同学适时鼓励,对于有些实在不愿意讲故事的学生,暂时也不勉强,只是告诉他:希望下次能听到他精彩的故事。同时我也补充一些趣味性的小故事。学生通过亲自参与、亲身体验,对历史过程的讲述,对历史事实的描绘,缩短了与史实的距离,对比较枯躁的历史不再头痛。而且最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学习历史兴趣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成就感。
三、错别字的纠正
历社考试中,错别字是学生的一大杀手,很多学生经常是历史内容可以倒背如流,可是错别字却让他丢失了不该丢的分。因此在教学中,遇上一个比较难写的字时,提醒学生认清这个字的字形,弄清笔画笔顺,然后叫一个学生板书在黑板上,其他学生在自己的座位上默写,如果没写对的话,对着课本上的字多写几遍。有些难又常用的字,我会编成“顺口溜”带他们反复吟唱,有时会在课堂穿插纠错比赛活动。学生第一次写错的字如果及时得到纠正,以后错字的机率就少多了。
四、注意记忆技巧
历史知识纷繁复杂,千头万绪,历史难记,容易忘记,这是同学们在学习历史中的普遍反应。历史知识的记忆问题是历史学习的第一道坎,也是历史学习成败的关键,因此准确记忆基础知识是学好历史的是第一步。要想学好历史,必须根据历史学科的知识特点,掌握科学记忆的方法。
一)时实结合记忆法
把历史时间放到教材上的具体语言环境中去记忆,时间与史实相结合,历史时间应在学习过程中分散记忆,随时记忆,循序渐进。
二)歌诀记忆法
历史朝代、历史人物内容等,学生普遍感到记忆困难,而且常常混淆不清。如果把这些历史知识编成歌诀,学生就会觉得读起来琅琅上口,而且印象深刻,不容易遗忘和混淆。例如:
“战国七雄形势图”中七国名称和方位可编为“齐楚秦燕赵魏韩,东南西北在中央”。
三)串字记忆法
对有并列关系的事件或人物可用串字法来记忆,即将有关内容按课文前后顺序串联起来,只记住其每一内容的第一个字即可。如三省六部制中三省的记忆,本来这个三省是没有顺序要求的,而且学生对这三省的功能顺序基本能记住,但当把三省和它们的功能对应起来,学生就容易混淆了,所以我就告诉学生根据它们的功能来记住对应的部门。“中门敞开”,即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
五、做好笔记
学会学习很重要。学会做笔记是学会学习的最基本、最重要的途径之一。课堂上要求学生把课本中没有的内容做好笔记,课后再要求学生整理笔记,既是将课本上要掌握的知识加以整理;也是对历史教材的内容加以归纳、概括、提炼的过程;更是将自己对课本的理解加以整理。做到课本越翻越厚,而历史知识在自己头脑中变薄、变简单,使自己对教材的理解不断加深,对历史事件的认识不断加深的目的。所以中学生要学会做笔记,做历史笔记。
以上就是我在历社教学中的几点感悟,由于经验不足,教学中还存在很多问题,与其他老师存在差距,今后要不断向各位老师虚心学习。谢谢!